您当前的位置: 爱爱医 >> 医学话题

听到“飞机上有医生吗?”,你会站出来么?

阅读:9455 评论:42 收藏

“空中急救”尽管听上去很像好莱坞电影中的情节,但是据2013年《新英格兰杂志》公布的研究数据,全世界每年大约发生44000例航空紧急医疗事故,因此,当医生们搭乘航班飞过一碧苍穹的同时,也要在35000英尺的高空随时做好急救的准备。

概率有多大?

研究人员表示,民航航班上发生紧急医疗事故是非常罕见的,每100万人中仅有16人可能会遇到。但是全世界每年有大约27.5亿人会搭乘民航航班,那么这时,航空紧急医疗事件的发生概率就变得相当可观了。

截至2010年10月,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花费了超过34个月的时间,通过对五家国内和国际航空公司的数据进行分析,显示航空紧急医疗事故大约每604次飞行中会出现一次。在大约四分之三的事故中,机组人员都要求并得到了受过医疗训练的乘客的帮助,包括医生,护士和EMS快递员。将近一半的事故中,有医生参与急救。

“航空紧急医疗事故每天都在发生”,研究者之一克里斯汀•马丁吉尔博士说,“而且,随着飞机旅行和长途飞行的数量增加,航空紧急医疗事故变得越来越普遍。因此,医生乘客应该了解当他们接到急救求助时将会面临些什么。”

尽管受过训练,医生们还是有可能对乘务员的求救呼叫不予回应,有人认为或希望会有比自己更训练有素的人出现的;也有人是因为机舱内狭窄的空间和医疗资源的短缺而畏首畏尾;还有一些人则是认为自己心理或生理条件不允许而无法上前急救,比如他们可能正在小睡,可能上飞机前喝过一点小酒,或者有飞行恐惧症。然而,还有一部分人则是担心法律责任,文书手续以及病史不详等问题。

高空中的“见义勇为”

芝加哥的儿童医生,同时也是西北大学范伯格医学院教授罗伯特•坦兹博士表示,他能够理解医生们犹豫。坦兹博士十多年前从伦敦乘飞机回家,飞行过程中遇到了飞机乘务员的求助呼叫。

“我觉得那名需要救治的乘客应该是个成年人,应该会有比我更合适的人去救他的。”坦兹博士回忆道。但是在他未成年女儿的催促下,坦兹博士还是起身上前,当时飞机上还有一名儿科内分泌医生。

让他们感到意外的是,病人是个对花生过敏的孩子,已经出现了呼吸窘迫的症状,但是孩子的急救药物在托运的行李里,尽管飞机上急救箱里有一支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剂和一支舒喘灵喷雾剂,由于当时“911事件”的阴影尚未散尽,机组人员和医生们都没有剪刀,无法打开注射剂和喷雾剂的包装。最后,这两名医生借助其他乘客提供的喷雾剂和肾上腺素注射剂才得以救治了那个孩子。

“等飞机落地后,我发现飞机上至少还有其他三名乘客是医生。”坦兹博士说,“他们都有各自无法参与急救的理由。有一个是病理医生,他认为自己帮不上忙,还有一个是个退休的内科医生。”

有了那一次的经历,坦兹博士说他在后来遇到的两次成年人突发心脏病的飞行急救事件中再也没有犹豫过。那两次事件中,有一次他基本可以“袖手旁观”,是因为有一个受过更专业训练的心脏专科医生同样赶去急救;另一次则是他和一个精神科的护士给予病人阿司匹林和氧气,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与此同时和地面医生进行了沟通。鉴于当时的情况特殊,飞机执行了紧急降落,医护人员将病人了送往医院。但是坦兹博士也不知道这位病人后来怎么样了。

“我知道很多情况下没有地面援助的急救肯定是不妥的,”他说,“但是我有最基本的医学知识,如果需要,我可以在专业指导下比其他的普通乘客更好的实施救治。”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这正是向飞机上提供地面急救支持的医生们想要向受过医疗训练的乘客们传达的信息。

“医生乘客首先应当知道,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的马丁•吉尔博士说。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负责向20家航空公司的航班提供医疗咨询服务。在飞机飞行过程中,首先由机组人员应对急救,联邦航空管理局要求他们接受过最基本的急救训练,包括心肺复苏和自动体外心脏除颤仪的使用。除此之外,美国民航和绝大多数国际航空公司都会与像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这样的组织建立联系,由这些组织为提供飞行过程中紧急医疗事故的地面支持。

“当发生航空紧急医疗事故时,不同的航空公司会遵循不同的程序,这取决于他们的文化。”MedAire公司航空健康的全球医学指导保罗•阿尔维斯博士说。MedAire是一家国际紧急救援公司,为大约60家航空公司提供航空医疗支持。有些机组人员会先呼叫地面医生提供支持,然后再向飞机上的医务人员寻求帮助;而有些则会先寻求志愿乘客。无论机组人员采取哪种方案,乘坐飞机的医生们应该知道,如果有需要,地面上的专业医生可以随时慷慨相助。

“我经常乘飞机出行,我自己在飞行过程中大概已经处理过15例事故了。”擅长处理心脏疾病的阿尔维斯博士说,“尽管如此,那也不及我们任何一个地面支持医生经验的皮毛,理论上说,他们可能已经处理过成千上万这样的事件了。”

指望乘客的美国航班

尽管各个国家都制定了与各自的航空运输公司相适应的责任义务条例,但是美国航空还是依赖于志愿乘客。“医生不是必须接受过急救训练才能提供有价值的援助,”马丁吉尔博士说。“一个足科医生或是病理医生可能并不适应给病人进行静脉注射,”他说,“那没关系。她还是可以对病人进行评估,并提供各种理疗,这是普通乘客做不到的。大多数病人也不需要过多干预,只需要让他们躺平,氧气和液体供应是最常见的急救措施。”

“当你作为飞机上医学权威,你所能提供的救助通常正是需要你做的。”马丁吉尔博士说道,“所以在飞机上提供医疗帮助的人应当对自己擅长的事感觉顺心。

在纽约布朗克斯从事家庭医疗的玛戈尔•拉萨琳博士表示,如果2013年自己第一次遇到航空紧急事件时就已经知道可以得到地面医疗支持该有多好。尽管当时那个病人在晕过去之后很快就恢复了,但是如果在她需要的时候知道有支持者,她会安心许多。“当你参与抢救的时候你会完全进入不了角色,”她说,“你会感到非常孤单。你还正处在度假的状态中,而不是医生的状态。而且当你做出紧急判断的时候你会感到压力特别大,因为改变飞机航向真的会影响到很多人。”

尽管飞机上的医生会觉得责任如此重大,然而马丁吉尔博士却强调,出现急救呼叫时,在调度员而不是医生的指挥下,飞行员对决定是否改变飞行航向负最终责任。因为他们必须考虑多方面因素,比如燃料负荷,与最近机场的距离,以及降落地点的医疗设施情况等。“这是需要合作的,”他说,“但是由飞行员来做出最终决定。”

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可利用的资源

参与急救的医生需要知道他们可能会遇到哪些情况以及有哪些资源是可以利用的。

在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分析的近12000例航空紧急医疗事件中,超过三成(37.4%)是晕厥或先兆晕厥;呼吸急症占这些事件的12.1%,接下来是恶心或呕吐(9.5%),心脏急症(7.7%),癫痫(5.8%)以及腹痛(4.1%)。

除了上述疾病之外,“这真的只是急诊中可以遇到的各种情况的冰山一角,”马丁吉尔博士说,其他急症还包括传染病,精神症状,过敏反应,疑似中风,创伤,糖尿病并发症,产科症状以及撕裂伤等。只有一小部分紧急医疗事件(7.3%)导致了飞行航向改变,而仅有不足1%(0.3%)的事件产生了死亡的后果,这些死亡的病人中,绝大多数(36例中的33例)是因为心脏骤停。

马丁吉尔博士表示虽然飞机上的医疗资源比起大城市医院的急诊室相去甚远,简陋得多,但是数据分析显示已有的医疗资源基本可以满足机组人员和协助抢救的志愿者们实施救助时的需求。

自2004年5月起,联邦航空管理局要求能承载7500磅以上,特别是可以容纳30名以上的乘客和至少一名乘务员的飞机,必须配备一台自动体外除颤仪,一个处理外伤的基本急救箱和紧急药品箱。管理局还要求飞机上至少有一个箱子里装有血压计、听诊器、三只不同型号的口咽导气管、配有三个不同大小面罩的心肺复苏手动辅助呼吸装置、静脉输液用品、酒精棉球、胶布、剪刀、止血带、生理盐水、手套、注射器、各种型号的针头、止痛药,口服和注射用的抗组胺剂、阿托品、阿司匹林、支气管扩张剂、葡萄糖注射液、肾上腺素、利多卡因,硝酸甘油片以及这些药物的基本使用说明。

对助人为乐者的法律保护

除了要了解药品和工具,医生们还应该知道,根据1998年的“航空运输法案”有关规定,具有医学素质的专业人士出于热心提供无偿帮助时,是受到《好撒玛利亚人法》保护的。

法案的具体内容如下:

遇到航空紧急医疗事故时,提供或试图提供帮助的人因任何行为造成损失,将不受到任何由联邦或州法院提出的针对其作为的责任追究,除非犯有重大过失或故意伤害。

你不上,谁上?

挺身而出去救助一名乘客是令人非常伤脑筋的,一位医生说道:不仅仅是因为当求助发生时你不在医生状态,而且你还不知道要应对的紧急事件是什么性质的。

但是坦兹博士和拉萨琳博士都表示伦理道德的必要性是可以抵消掉那些担忧的。

“关于医生的专业和法律方面的问题,我们已经讨论过很多了,”拉萨琳博士说,“但是对大多数医生来说还存在一些伦理道德问题。我想问题不多,无非“我是否要伸出援手呢?”和“这是否在我的能力范围内,我是否掌握那些技术呢?”

对这些问题,拉萨琳博士说,答案必然是“是”。

飞机上的病人救助是建立在协作模式的基础上的,地面的医生随时准备指挥抢救,如果这时是接受过训练的乘客参与抢救,就会让地面医生的指挥充分发挥作用。“在这种协作模式中,任何人都可以提供帮助。地面支持需要一双训练有素的慧眼和巧手,哪怕是一名牙医或者一名兽医都可以,因为他们受过的训练好过普通群众,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会脱离你所熟悉的领域。”
(来源:医脉通)

我的观点
您还可以输入500个字发送
评论(42)
  • 43楼

    s****0:那个北大医院妇产科医生的火车遭遇的谣言,不知有多少医生会退切。真不知为什么造这谣。

    回复2015-10-18 09:46:13
  • 42楼

    悟******在:做人说话要实诚,得拍着胸脯说话,别想太多了。扯淡太多,大胯容易伤着…懂?

    回复2015-10-18 01:05:23
  • 41楼

    南****望:哦,老天爷,作为在读医学生看到你们的回复心好凉。你们还记得你们学医最初的目的吗?

    回复2015-10-18 00:34:53
  • 40楼

    x****1:从心眼里想站出来救人,但是想想后果,我还是别害自己了,救一个人再害一个人,何苦呢!你们说是吧。

    回复2015-10-14 14:18:06
  • 39楼

    c****o:不在医院就不要叫我医生

    回复2015-10-07 18:19:19
  • 38楼

    x****8:我是医生,我想坐飞机。

    回复2015-10-06 17:53:51
  • 37楼

    h****u:那不是你的执业地点乖乖,站出来不是找死吗。

    回复2015-10-06 08:58:17
  • 36楼

    甘****0:拍拍良心说话 你敢吗

    回复2015-10-05 21:50:56
  • 35楼

    乔***郎:这个问题不应该问医生吧,应该问卫生局及制度制定者吧。

    回复2015-10-05 19:26:01
  • 34楼

    k****8:出了医院,就不是医生了。不干医生的事。做个好公民!

    回复2015-10-05 16:55:09